怎样提高聋校低段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
怎样提高聋校低段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
付 琳
内容摘要:数学是人们生活,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,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、进行计算、推理和证明;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、思想和方法,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。因此,学好数学是尤为重要的。步入一年级,聋生就要正式开始接触数学。数学知识包括了数的认识、计算题、几何图形题、应用题等。在众多类型题中,应用题显得尤为重要。因为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开始接触简单的应用题,在之后的学习中,应用题就一直伴随着我们。不仅如此,应用题还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。虽然应用题在数学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,但是,很多学生碰到应用题就害怕,看到题不知如何下手。因此,提高聋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。
关键词:应用题、兴趣、审题、分析
在数学教学中,应用题一直是一个“老大难”问题。对于我们聋校来说,应用题在数学教学中更为重要,因为应用题不仅仅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,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。简单的一步计算应用题是聋生学习应用题的开始,是聋生学习较为复杂应用题的重要环节。但是,聋生由于听力和语言障碍,对应用题的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困难。那么,我们该如何提高聋校低段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的能力呢?
一、利用多种形式,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
大家都知道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对某件事情有兴趣,才会努力去做,才会做好。因此,想要学好应用题,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。让聋生从“怕学应用题”到“乐学应用题”。
1、培养兴趣首先从“看”入手。以生动直观的教具图片引导聋生,增加聋生学习应用题的新鲜感。聋生本身就由于听觉缺陷,在语言发展上存在障碍。对于应用题文字的理解存在局限性, 对于低段聋生更是如此。由于学习的时间短,所学知识内容少,语文知识跟不上数学的知识,所以对应用题的理解更加困难,很多语句不能理解。针对这种情况,在教学中,我常常收集一些形象生动、色彩鲜艳的图片,将他们运用于教学中。有时还根据应用题的需要制作动画,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出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。比如:“树上有3只鸟,又飞来6只,一共是几只?”“树上有7只猴子,又跑来4只,一共是几只?”在教学这两个内容时,我利用PPT制作出漂亮的图片,然后在讲授“又飞来”和“又跑来”时利用动态的演示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,聋生在好奇的感觉中,自然地产生了学的兴趣。提高了学习效率。
2、以“表演”的方式理解题意。在应用题教学中,一般我们都注意了读题的重要性。常常要求学生读几遍题,但是这样只是停留在表面,虽然读了很多遍,但是真正理解了多少,这个是值得我们思考的。所以,为了解决学生不能真正理解题意这个问题,我在教学中,采取指导学生以“表演”的形式,挖掘教材中趣味性的素材帮助学生来理解题意。如:“小青做了10个毽子,送给同学7个,还剩多少个?”教学中,我让一个学生拿了10个毽子,然后送给班里学生7个,送完后,让全班学生观察,看她手里还剩几个?学生很直观的就能看出还剩3个,之后有要求学生说出计算方法,从而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归纳出:“求还剩多少的应用题用减法”。
3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,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应用题中的重点词语。新课程改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、乐于探究、勤于动手,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、获取新知识能力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。基于这点,我常常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,理解应用题的题意。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。对于聋生来说,动手操作是很重要的,可以把难以理解的文字用实践表现出来,这样就可以把他们认为抽象的句子简单的用操作体现出来,从而简化了题目,也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了其中的乐趣,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,对应用题中的重点难点词语理解也更深刻。如:“24块糖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,每个小朋友分几块?”教学中,我就把学生分为3组,每组6人,每组发24块糖,让他们小组自己讨论,自己想办法分,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,都能得到很好地锻炼,不仅学生动手能力强了,还很好的理解了重点词语。
二、规范应用题的解题步骤,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
在聋校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,一些我们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而聋生却常常出错,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在教学中我发现原因主要在于:不读题,读不懂题意,略读题。这说明学生在做应用题时,根本不知道解题步骤是什么,没有养成很好的审题习惯。中国有句古话叫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我们都知道,与其教给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过程,不如教他们做应用题的方法,教他们解题思路。因此,我在教学应用题时,都要求学生做到六步:读、找、想、算、说、答。
1、读。“读”在聋校的教学中必不可少,虽然他们语言有障碍,但是我们不能省略掉“读”的环节,不仅不能反而更要加强他们的“读”。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他们的语言。每做一道应用题,我都要求学生自己先读三遍,然后再跟着老师读两遍,大致体会题目的意思。帮助他们养成读题的习惯。
2、找。“找”即找条件和问题。在教学一年级图文应用题中,我便教学生认识并寻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,让学生明白“应用题至少有两个已知条件,一个问题”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。三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,在老师的引导下聋生能通过读题知道题中讲的是什么事情,并找出问题和已知条件,并清楚条件与条件、条件与问题是什么关系。读题的过程,就是理解题意的过程。
3、想。“想”即想算法。在这个环节中,我注重让学生找出题中表示数量关系的词语。然后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。比如常见的数量关系词语:一共、增加、减少、用去、多多少、少多少、平均等等。这些都是在教学中总结出来并要求学生熟记的。因此,学生可以根据已掌握的这些知识,在读与找的基础上很快想出计算方法。
4、算。“算”即列式计算。以上三步完成后,算对学生来说就很简单了。学生基本就能正确的列出算式。在这个环节,我还要求学生一定细心认真,保证计算结果正确。
5、说。为了加强学生对题目的深刻理解,此环节我反过来让学生看着算式,再说一说每个数字所表示的含义。比如:算式14—9=5(支),我要求学生说出:14表示有14支铅笔,9表示用了9支,5表示还剩5支。
6、答。这是应用题的最后一步,虽然很简单,但是要求学生一定不能忘记,而且要求学生答完后必须朗读,以此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。
三、以多种形式分析数量关系,培养解题能力。
解应用题最关键的就是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,通过分析,找对方法。在教学中我发现,聋哑学生解答应用题时,经常不经过大脑思考,乱猜方法,或者模仿抄袭,或者机械地把某个词和某种运算方法建立固定的联系。如看到“一共”就用加法,看到“比谁少”就用减法等等。在这个问题上,我利用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能灵活分析各种数量关系,以达到理解题意的目的。
1、幻灯片、实物教具演示法:比如,在教学“原来有8只小熊,又跑来3只,现在有几只”时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“原来有—又跑来—现在有”的关系,我利用幻灯片做了动态的小熊,让学生很清楚的看到三者的关系。再如,在让学生理解“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”时我利用摆图片的方法使学生直观的体会倍数关系。
2、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。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对于低段聋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线段图可以直观的体现各数量之间的关系。“谁比谁多”“谁比谁少”类似这样的题我都是通过画线段图来让学生理解题意的。线段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。
3、把题目简单化。应用题由于语句多,造成一些低段聋生读不懂题。因此,我一般会把应用题简单化,比如:“河里有6只鹅,鸭的只数是鹅的只数的7倍。河里有多少只鸭?”可以简单化为“6的7倍是多少?”这样一来,学生很容易就能列出算式。降低了应用题的难度。提高了解题能力。
总之,在聋校低段应用题教学中,我们要结合聋生的特点,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,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。调动聋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,使聋生能理论联系实际,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。教师要善于总结经验,把握规律,系统进行分类训练,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